您的位置:首页>资讯详情

音乐专长的秘密:天赋、练习与环境的交织

发表于 2025-04-24 11:24:51 来源:中国管弦网 点击量:41

导读

音乐专长的起源一直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无论是帕格尼尼令人惊叹的演奏技巧,还是莫扎特年幼时的音乐天赋,这些非凡的成就总是让人不禁思考:专长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心理学中关于“先天与后天”的争论由来已久,而音乐领域尤为典型。

先天 VS 后天

“我一生中只哭过三次:第一次是我的一部歌剧首演失败,第二次是一只填满松露的火鸡掉进了水里,第三次是当我第一次听到帕格尼尼演奏时。”——乔阿基诺·罗西尼

罗西尼对丢失的火鸡的哭泣听起来像一个笑话,但他对帕格尼尼的评价肯定是认真的:其他人每次听到他演奏时也同样感到惊讶。对于许多人来说,他就是“专长”的化身,一个用技能似乎无法解释的人。以神童为例,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快地获得音乐技能,并达到更高的表演水平。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异?是否任何人都能在适当的条件下达到为一流管弦乐队演奏所需的技能水平?更极端的例子是,是否任何人都能像莫扎特那样创作,或者像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那样弹钢琴?或者这些非凡的音乐家是否已经具备了促进他们追求卓越并使他们与众不同的特质?心理学中关于专长的永恒争论是大师究竟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培养的。也就是说,先天(遗传和体质因素)后天(环境因素的总和)对专长的贡献程度如何?我们在这里将专长定义为一个人在任务中的表现水平。一些人主张严格的环境主义观点,认为几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足够的练习在一个领域变得高度熟练。而其他人虽然承认练习的重要性,但认为遗传的个体差异——天赋——使专长对某些人来说更容易实现。这场争论始于150多年前弗朗西斯·高尔顿的专著《遗传的天才》(1869)的出版,并一直持续至今。

对于音乐专长的起源,我们并不支持任何一类因素,而是倾向于多因素理论。正如行为遗传学的进步所示,先天和后天并非独立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是交织在一起的,正是它们的共同产物产生了专长。遗传特质如身高、智力和个性受到环境的影响,在音乐和其他领域,许多环境因素也受到遗传的影响。

练习

“这没什么了不起的。你只需要在正确的时间按下正确的琴键,乐器就会自动演奏。”——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在对音乐专长的贡献中,没有人会怀疑练习的重要性。我们并非生来就知道如何在大号上演奏A和声小调音阶,或以所需的速度、准确性和风格演奏管风琴康塔塔。因此,我们不必认真对待巴赫在本节开头的幽默评论,像任何音乐家一样,他也必须练习在正确的时间按下正确的琴键。尽管如此,一些音乐家的练习量远远超过其他人。近期一个最令人惊讶的发现是,练习倾向具有很强的遗传基础。这一发现来自对10,500对瑞典同卵和异卵双胞胎的研究。然而,情况更加复杂,因为即使练习量相同,个体达到的技能水平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相关研究人员最近研究了161名几乎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在学习弹钢琴的最初阶段的个体差异。学生们在观看电脑上显示的关于如何演奏《生日快乐》的动画视频课程的同时,用12分钟的时间在数字钢琴上练习,三名钢琴表演专业的研究生根据他们的旋律和节奏准确性对表演进行评分。结果揭示了学生技能习得轨迹的显著差异,一些学生在最初的6分钟练习内就取得了完美的成绩。其他人虽然早期表现不佳,但中后期的表现有显著提高。相比之下,另一些学生中后期的表现则有所下降,好像他们失去了动力,还有一些学生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表现一直不佳。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技能习得的差异?研究人员还对学生进行了认知能力测试(例如,推理、感知速度、工作记忆容量等)、音乐能力测试以及非能力因素测试(例如,成长心态等)。结果发现,认知能力和音乐能力显著预测了个体间的技能习得差异。那些认知能力更强、听觉辨别能力更好的学生在练习后的表现优于能力较弱的学生。

视奏

除了练习,视奏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门德尔松和克拉拉等作曲家-表演者开始公开表演我们现在所说的“曲目”之前,新乐谱都是通过视奏来演奏的,而广泛的排练并不常见。某些表演者,尤其是弗朗茨·李斯特,以其非凡的视奏能力而闻名。在许多证明他技能的描述中,门德尔松描述了李斯特如何演奏他的、即G小调钢琴协奏曲的手稿。根据指挥家和作曲家费迪南德·希尔勒的说法,门德尔松告诉他乐谱几乎难以辨认,但李斯特“视奏……以最完美的方式演奏,比任何人都演奏得好”。是什么导致了音乐家之间视奏能力的差异?为了找出答案,相关研究人员研究了57名具有不同练习和表演经验的钢琴家。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在只有一分钟的复习后演奏三首不熟悉的乐曲,每首乐曲有12-16小节。在每次尝试后,他们有一分钟的时间再次复习,然后再演奏一次,两名大学钢琴教师根据他们的技术熟练度、音乐性和整体质量对表演进行评分。结果证明,影响视奏表现的最强因素是所谓的刻意练习的累积小时数。刻意练习可以广泛地被认为是由某人设计的旨在提高表现的练习活动,需要集中注意力,包含即时反馈,并且本质上不令人愉快。此外,即使两个音乐家的刻意练习量相当,工作记忆容量更大的那个也会表现得更好。工作记忆容量指的是一个人在活跃状态下保持目标相关信息的能力,通常被概念化为一个人的“心理工作台”。它可能在视奏中发挥作用,因为当钢琴家看乐谱时,他们必须跟踪接下来的音符,以便手处于适当的位置演奏接下来的内容。那些工作记忆容量更大的人可以在每次查看时在脑海中保留更大“块”的乐谱,从而允许他们根据需要将目光和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

智力

一个多世纪前,西肖尔(1919)认为智力对于音乐家而言至关重要:“一个人可以在有限的活动领域内凭借相对较低的智力在音乐中担任相当重要的角色;但伟大的音乐家总是具有伟大智力的人”。我们所说的智力是指“一种非常普遍的心理能力,其中包括推理、规划、解决问题、抽象思考、快速理解复杂概念、快速学习以及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尽管通常被视为一个单一因素,但这一定义表明智力包括多种不同的认知能力。这些认知能力因素中的每一个都可能有助于音乐技能的习得和表现。例如,上文已经在讨论工作记忆容量如何影响视奏表现,以及认知能力如何影响初学者的技能习得。此外,感知速度也与视奏有关,由于视奏是一项快节奏的任务,感知速度更快的音乐家——那些更快地感知和响应环境信息的人——具有优势。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推理能力。它指的是识别模式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已被发现可以预测学生的音乐成就。可以想象,更强的推理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习乐器,并将他们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挑战。

另一方面,更聪明的学生更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机会,从而形成一条正向的自我强化循环

起始年龄

许多有成就的音乐家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莫扎特是最突出的例子之一。他大约三岁时就开始在钢琴上弹奏曲调,显然是受到观看他七岁的姐姐玛丽亚·安娜接受父亲的课程的启发。他花了无数小时在键盘上,四岁时,他开始练习一本音乐书中的小步舞曲等曲目,这些曲子按难度递增的顺序排列,不久后他自己的作品就被记录在这本书中。

早年开始学习对发展专长有几个好处。在本节中,我们讨论其中两个:首先,大脑在儿童时期特别具有可塑性,有证据表明早期的音乐体验可以对大脑功能产生持久影响;其次,越早开始,就有越多的时间尝试乐器和练习。心理学家长期以来一直对各种技能习得的关键期感兴趣,即某些技能是否只能在某个年龄之前习得。该假设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超过该年龄后,大脑的可塑性“时间窗口”已经过去。一个假设认为,由于可塑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虽然“窗口期”仍然存在,但学习会变得更加困难。

毅力

当表演者遇到失败、挑战或进步停滞时,毅力、韧性和决心等个性特质可能尤为重要,他们必须决定是否继续追求他们的目标。音乐家中有许多关于毅力的例子,其中一些最值得注意的来自他们的伤害或疾病。一个突出的例子是俄罗斯作曲家和钢琴家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二十岁时,他因过度使用右手导致疼痛,这种疼痛贯穿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但他继续演奏,并且在他的作品中融入了左手技巧性的使用。美国钢琴家莱昂·弗莱舍三十六岁时,因局灶性任务特异性肌张力障碍失去了右手的所有功能。但他坚持不懈,转为指挥,演奏左手钢琴曲,并且从未停止寻找治疗方法。最后一个例子是贝多芬,他对毅力的追求超越了一切。在1802年写给兄弟卡尔和约翰的信中,他表达了对自己可能因耳聋而无法实现最崇高抱负的悲伤。这封信(“海利根施塔特遗书”)被恰当地称为“音乐史上最悲惨的文件之一”。他也寻找治疗方法,但从未找到。这三人都克服了所有障碍,实现了他们的目标,但成功永远无法保证,这提出了极端毅力的隐藏成本。个人必须能够认识到他们的目标是否不切实际。毕竟,并非每个音乐家都能到达卡内基音乐厅。极端的毅力可能导致对无法实现的目标的顽固追求,而这些努力本应可能更好地分配到其他地方。当然,并非所有斗争都像这里描述的例子那样极端,尽管过度使用伤害在音乐家中很常见。其他挑战包括在新城市寻找工作、与新老师学习、应对表现不佳等。所有这些都可能导致演奏者质疑他们的目标和能力,并需要毅力和决心来克服。

父母与教师的作用

父母的作用

对于专长的发展,我们绝不能忘记父母的基本作用。大多数音乐家都有在家中听音乐长大的优势,无论是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演奏的。除了提供经济资源外,那些孩子学习乐器的父母更有可能具有开放性人格,这是一种与审美敏感性、创造力、对智力活动的兴趣和享受以及特别是对学习演奏乐器的新活动和学习新技能的喜好的人格特质。

此外,父母还必须投入。通过对五十七名孩子及其父母的访谈表明,所有孩子都学习了一种乐器,但在掌握程度上有所不同,而那些最优秀的孩子的父母在最早阶段最为投入,这种投入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增加。

教师的作用

一般来说,教师是有益的。当然,许多最伟大的表演者都有幸拥有伟大的教师:正如我们所指出的,莫扎特的第一位教师是他的父亲利奥波德;斯克里亚宾的老师是严格的纪律家尼古拉·兹韦列夫,后来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时,他得到了三位杰出教育家的指导:安东·阿连斯基、谢尔盖·塔涅耶夫和瓦西里·萨福诺夫。

利奥波德·莫扎特是一位“卓越的教师,他懂得如何激发有天赋的孩子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成就,灌输追求卓越的动力”。

实际意义

说到这里,“先天与后天”的争论已经结束。世界级的表演者并非天生或后天培养的,而是两者兼而有之。也就是说,遗传和环境因素都对音乐成就有重大贡献,在不支持的环境中,遗传潜力不会完全实现,而一生的训练也可能无法克服与遗传特质相关的缺陷。专长对许多努力工作的表演者来说是可实现的,但音乐天才永远只会是少数人。真正非凡的音乐家是天赋和努力的共同产物,两者都是伟大的必要条件。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某些促成专长的因素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而其他因素则不是。与其纠结于不可改变的缺点,还不如专注于发展技能和幸福感

总结

研究显示,先天与后天并非对立,而是交织在一起的。遗传特质如智力、个性和感知能力为专长提供了基础,而环境因素如练习、教育和家庭支持则决定了这些潜力能否被充分激发。

音乐专长的形成是天赋与努力的共同产物。它既需要与生俱来的潜力,也需要后天的坚持与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