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详情

从倦怠到放弃,如何将孩子学习乐器的兴趣转化为动力?

发表于 2025-03-26 17:02:55 来源:中国管弦网 点击量:45

导读

与大多数艺术学科一样,学习和练习音乐也有起起伏伏。尽管大多数孩子都很喜欢拿起乐器的感觉,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做好准备,因为学习乐器需要付出大量的辛苦劳动。

学习的六个阶段

一名私人钢琴教师(曾教过3岁及以上的学生,年轻人及年长者都有)通过自己的总结,发现了学生所经历的学习阶段的规律。她的学生一开始对音乐学习充满热情,然后逐渐失去兴趣,接着经历了一段反复的波动期,再次对音乐产生兴趣,最后却还是选择放弃,只有少数学生能一直坚持学习。这位钢琴教师的看法如下:

钢琴学习的六个阶段

钢琴学生平均放弃的年龄(即学生通常在几岁放弃上课)

学生为何放弃课程

钢琴学习的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4-6岁):“大家听我弹奏!”

在这一阶段,孩子们仅仅为了能够自己发出声音而喜欢上弹琴。音乐的概念令他们着迷,他们喜欢通过自己的双手在乐器上“制造”声音,并且掌控这一切。因此,他们的座右铭是:“大家听我弹奏!”

第二阶段(7-8岁):“现在不行,等会儿吧。”

一旦学生进入初学阶段,他们就会发现学琴其实需要练习。这与之前不同,之前弹琴很有趣,就像玩游戏一样。突然之间,动力水平下降了,因为现在实际上需要更努力。识谱很难,而且每节课都越来越难。学生感到沮丧,上课时间通常被用来和老师一起练习他们本应在家中练习的内容

第三阶段(9-10岁):“看——我闭着眼睛弹!”

学生们已经度过了识谱困难的阶段,音乐概念开始变得有意义。不知何故,他们突然“恍然大悟”。通常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目标是尽可能快地弹奏或闭着眼睛背谱弹奏,以此向家人和朋友炫耀。在这个年龄,学生们喜欢炫耀性的曲目,以及他们熟悉的曲调。由于家中有其他干扰(如电子游戏、电视、互联网、朋友等),常规的练习时间可能仍然是一个挑战

第四阶段(11岁):“为什么我不能练更好听的音乐——像摇滚或流行音乐?”

在这个年龄,青春期的孩子开始经历许多变化,继续上钢琴课可能会相当困难。他们的世界正在从家庭结构中走出来,进入一个以同伴关系和认可为导向的世界。此时学生们处于初级、中级阶段,老师通常开始向他们介绍古典时期的简单曲目(如小步舞曲、小奏鸣曲等)。这种音乐与学生日常喜欢听的音乐相差甚远。他们会想,为什么自己不能弹奏“更酷”的音乐,比如《哈利·波特》主题曲或他们在手机上听到的摇滚歌曲等。因此,学生感到沮丧,对自己的进步不太在意,弹钢琴这件事在他们眼中也不再酷了。

第五阶段(12-14岁):“我想放弃。”

在第四阶段之后,学生们通常对学习钢琴心怀不满,因为它占用了自己的空闲时间。学习音乐很辛苦,而且需要大量的练习,孩子们往往缺乏这种毅力。老师可能有些沮丧,父母也在给孩子施压,要求他们继续练习,这进一步加深了孩子对上课的不满。他们觉得反正弹的也不是自己喜欢的音乐,所以最简单的选择就是放弃课程。除非父母继续强迫孩子去上课,否则许多学生在这个年龄都会放弃。在这一阶段,父母的参与和支持非常重要。这是曾经学过钢琴的成年人后来常常回顾并后悔放弃的阶段。

第六阶段(15-16岁):(如果度过了成长的痛苦阶段)“逐渐开始成熟。”

在学生、父母和老师经历了一段沮丧的时期后,学生将开始对高级曲目中的古典音乐产生欣赏,对自己能够弹奏高难度曲目感到满意,老师将开始指导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和诠释等方面。学生们正接近成年,逐渐开始在无需提醒的情况下承担责任。此时,他们学习钢琴是因为自己想学。学生和老师开始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的牢固纽带,师生之间的关系可能会非常亲近。

评估与结论

如上所述,学生放弃课程的平均年龄大约在12至14岁之间(六个阶段中的第五阶段)。通常在第五阶段放弃,是因为他们渴望获得同伴的关注和认可,意识到学习钢琴是艰苦的工作,以及来自其他活动和朋友的干扰。

请注意,第五阶段非常接近孩子学习钢琴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也意味着,学生常常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动力水平即将飙升之前放弃。如果能再坚持学习一到两年,他们的动力水平将变得很高,这就是为什么在第五阶段父母的参与非常重要。一旦学生度过这个阶段,他们将发展出学习钢琴的内在动力

为何会出现倦怠期甚至放弃?

学习动机的转变

在第一阶段,孩子对学习乐器充满热情,主要是因为音乐的新奇感和能够自己发出声音的兴奋感。这种初始动机是相对肤浅的,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自身兴趣变化的影响。随着学习的深入,当学生发现学琴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且学习内容逐渐变得复杂和具有挑战性时,他们的学习动机开始发生转变。如果没有形成更深层次的、内在的学习动机,如对音乐的热爱、对自身技能提升的追求等,那么他们很容易在遇到困难时选择放弃。

学习难度与挫折感

从第二阶段开始,学生逐渐接触到更具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些学习任务可能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或者需要付出比之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掌握。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频繁遇到困难,无法顺利完成作业或在课堂上表现出色时,他们会感到沮丧和挫败。这种负面情绪会逐渐积累,削弱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外界干扰与兴趣转移

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们的生活圈子不断扩大,接触到的事物也日益丰富。在第三阶段及以后,电子游戏、电视、互联网、朋友等外界干扰因素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增强。这些活动往往具有更强的娱乐性和即时满足感,与器乐学习相比,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学生自身的兴趣也会发生变化。在第四阶段,青春期的学生开始追求个性化和独立性,他们可能对摇滚、流行等更具时代感和活力的音乐风格产生浓厚兴趣,而古典曲目在他们眼中则显得“过时”和“不酷”。这种兴趣的转移使得器乐学习在他们生活中的地位进一步下降

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或者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能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那么他们很容易失去坚持的动力。相反,如果家长过度施压,强制要求孩子按照既定的学习计划进行,则可能会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导致孩子对学习乐器产生抵触情绪

如何赋予孩子动力?

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监督”孩子练习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种练习方式在他们之间建立了一种关系,使他们更像是“对手”而非“队友”。在这种情况下,练习仿佛变成了一场角力比赛,让孩子和父母都感到十分沮丧。

其实,更好的方法是赋予孩子一种类似于团队合作的练习动力,这是一个重新构建练习的有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消除消极情绪,让每个参与者都更享受练习。

与老师分享目标

开始器乐教育的一个好方法是与老师分享孩子的学习目标。根据你想要走的方向,老师可能会选择不同的道路,并为孩子和目标量身定制一个合适的方法。你希望你的孩子培养一种兴趣爱好,或者你希望他能成为一名职业演奏家?你可能有多个目标,或者你甚至不太了解自己的目标,但是在一开始就和老师分享你的想法,并让他了解最新情况,这对你和孩子是有好处的。

合理地安排练习时间

学习乐器并不总是那么容易,和其他活动一样,它需要大量的努力和练习,这也意味着需要大量的时间。在如今的环境下,父母们过度安排孩子的情况是很普遍的,但这样做实际上是让孩子处于不利地位。如果孩子反馈太累了,那么你就应该让他们休息一下,重新思考一下目前的日程表是否合理

立足优势,扶持尚需发展的领域

当我们注意到孩子的长处时,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练习。在这些活动中表现出色,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动力。

孩子在哪里需要更多的支持,父母就可以帮助填补这些空白,这样就意味着父母和孩子组成了一个团队,一起完成正在着手的工作。也许孩子喜欢新的挑战,并努力完成新的任务,对于反复练习同样的东西抱有抵触情绪。作为父母,我们可以理解孩子对新事物的兴奋,但是通过一些重复的练习打好基础也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新事物,不断练习自己所知道的,孩子会变得更有深度、更有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通过让孩子逐渐适应反复性练习来帮助巩固这一点。

总结

为了避免中途放弃,学生应对音乐艺术充满热情,并且投入时间和资源从他们的课程中获得最大的收获。此外,家长应该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那些认真上课并且勤奋练习的人在其他领域也会变得更加敏锐,这对学生来说是双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