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详情

演出信息|星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音乐会

发表于 2023-12-21 09:41:54 来源:星海音乐学院 点击量:1652

2023年12月21日,星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音乐会将于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交响乐厅举行。本场音乐会由深圳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星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指挥、指挥教研室主任刘明执棒,届时将为观众带来《秦腔·礼赞》、海顿《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德沃夏克《D大调第六交响曲》等曲目。

01演出信息

演出时间

2023年12月21日(周四)19:30

演出地点

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交响乐厅

指挥

刘明

演出团体

星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

02 演出曲目

<点击查看大图>

03曲目介绍

《秦腔·礼赞》

——秦键

(文化和旅游部2022—2023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扶持作品)

乐曲以“情怀—初心”为主线,从当代审美视域之角度将秦腔与交响乐艺术表达方式有机融合。通过“印象”、“回忆”与“礼赞”三个音乐叙事单元,抒发了作者对儿时故乡生活之怀念,对民族民间音乐之崇尚,对现今美好生活之热爱。乐曲在创作时大量借鉴了秦腔音乐中的独特元素,以GACB四个音为核心音高材料,以其变化及衍展贯穿全曲,并且通过配器手法塑造出中国戏曲音色,以此来描绘秦腔音乐中的“大锣大鼓,宫商杂糅”之情形。

《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Hob.VIIg:C1

——海顿

海顿的创作奠定了西方音乐日后交响乐和弦乐四重奏的基础模式,还创作了各种精彩的器乐协奏曲,《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便是其中之一。

《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创作于1780年,作品风格轻快诙谐、典雅协和,乐曲结构规整。海顿采用了小号与小鼓等音量较大的乐器来搭配音量较小的双簧管,在乐曲中不断编写双簧管极富技巧性的困难的片段,试图挑战演奏家的极限。在本曲的第二、三乐章,双簧管独奏不仅要吹出如歌的旋律,同时要释放出推动乐曲不断前进的力量。

《D大调第六交响曲》Op.60

——德沃夏克

作于1880年,作品整体尽情展现捷克音乐丰富的色彩与洋溢着的热情,仔细聆听,仿佛置身于波西亚森林之内,生机勃勃的生态中也蕴含静谧。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

描写了一幅迎接春天的喜人画卷,第一主题由音色明亮的木管乐器呈示,表现出喜悦的心情,第二主题则由悠扬的双簧管表达,后面还巧妙地融入了福里安舞曲的元素。

第二乐章:柔板

色彩性的木管旋律与弦乐和声在作品中交织,相得益彰。形成对比之后,进行极为抒情的展开,让全乐章包裹着温暖的气息,充满诗意趣味。

第三乐章:急板

主题取自于捷克民歌,节奏极具舞蹈性,热情笼罩在乐章两端,与《斯拉夫舞曲》有些类似。而作品中间段落相对平静徐缓,颇有牧歌风味。

第四乐章:精神抖擞的快板

乐章使用新的两个主题进行对比纠缠来发展,弦乐呈示出急促的第一主题,而单簧管负责奏出轻快的第二主题。越到后面,紧迫感越强,最后在结尾部分速度提升到急板,用到第一主题进行形变,发展出高潮结束全曲。

04 演出阵容

指挥:刘明

指挥家,钢琴家,深圳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山西省交响乐团客席常任指挥,辽宁省交响乐团客席常任指挥,星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指挥,指挥教研室主任,中国管弦网签约艺术家。先后毕业于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休士顿大学音乐学院,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指挥与钢琴双硕士学位。2006年起任教于星海音乐学院,2009年起兼任深圳交响乐团指挥。

刘明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主修乐队指挥专业和作曲理论,师从中国著名指挥家黄晓同教授和赵晓生教授,同时师从钢琴教授王晴华辅修钢琴演奏专业。1992年获得上海音乐学院学士学位后出任广州交响乐团驻团指挥。

1995年,获美国辛辛那提音乐学院全额奖学金和助教奖学金赴美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著名德国指挥家Gerhard Samuel和英国指挥家Christopher Zimmerman。毕业后,赴休士顿大学继续攻读钢琴表演硕士学位,师从誉满乐坛的钢琴大师Abbey Simon,同时跟随指挥教授Franz Krager研习乐队指挥,并于2003-2006年间出任美国德州堡尔玛交响乐团助理指挥。

2014年12月作为休斯顿大学音乐学院近40年来首位受母校邀请的指挥专业毕业生回校举办交响音乐会。2017年7月代表深圳市政府和深圳市交响乐团参加深圳-德国纽伦堡姐妹城市庆典活动,与德国纽伦堡交响乐团合作,成功举办交响音乐会。执棒深圳交响乐团音乐季音乐会一一人生的悲欢·柴可夫斯基交响乐会,深圳交响乐团音乐季匠心韶华系列一一天才的对话Ⅱ,深圳交响乐团音乐季音乐会《一带经典》——曼弗雷德,深圳交响乐团音乐季深圳特区报创刊40周年音乐会春天的故事,深圳交响乐团音乐季音乐会匠心韶华系列——波西米亚风等。2023年4月受哈尔滨交响乐团邀请成功出演“理查的诗-刘明演绎理查德·施特劳斯经典交响诗”音乐会。

从教十多年来,在刘明的带领下,星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多次参加全国大型演出,已成为全国名列前茅的学生交响乐团,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先后完成了勃拉姆斯和贝多芬全套交响乐的演出,并在中国首演马勒版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近年来更是成功出演了多部马勒及布鲁克纳交响曲。

刘明理论基础深厚,指挥技术完美,作品涉猎广泛,对音乐的理解处理别具心裁,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

双簧管:陈擎

陈擎在担任广州交响乐团团长之前,就已在乐团担任双簧管声部首席长达17年之久。作为一位活跃于舞台的演奏家,陈擎曾在中国首演了理查·斯特劳斯《D大调双簧管协奏曲》、让·弗朗塞《花钟》和马尔蒂努《交响协奏曲》,并在广州、北京、杭州、香港和澳门等地成功演奏过海顿《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贝利尼《降E大调双簧管协奏曲》、费德理奥《F大调双双簧管协奏曲》、巴赫《双簧管与小提琴双协奏曲》及《勃兰登堡第一协奏曲》、洪梅尔《引子、主题与变奏》、莫扎特《降E大调管乐四重协奏曲》和维瓦尔第《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RV534》等经典双簧管曲目,为其执棒乐团协奏的不乏世界知名的指挥家,如已故英国指挥家、早期音乐巨擘克里斯托弗·霍格伍德。

在担任广州交响乐团双簧管声部首席(1993-2010)时期,陈擎参演的各类音乐会就超过1千场,与多位指挥大师均有过愉快的合作,并多次随乐团出席“北京国际音乐节”“香港国际艺术节”和“澳门国际音乐节”等重要的音乐盛事,在世界五大洲的著名音乐厅都曾留下过“音乐足迹”。世界著名指挥大师阿什肯纳齐曾与广州交响乐团合作演出过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陈擎凭借其卓越的表现,被阿什肯纳齐大师盛赞为“世界级的演奏家”。

陈擎还热衷于推动室内乐演奏,在他倡议下组建了“广州木管五重奏”,并委约作曲家创作适合木管五重奏演出的室内乐作品。“广州木管五重奏”曾作为广州交响乐团驻团重奏组举行过多场演奉会并成功推出过《原声木管五重奏》《基辅大门》等木管五重奏唱片,深获业界及听众的好评。陈擎还曾录制过《木管与弦乐四重奏》《竹管琴弦》《Hi-Fi Oboe》和《梦幻双簧管》等多张独奏及重奏专辑,许多中国的音乐爱好者和学生正是通过这些唱片了解和喜欢上双簧管这种乐器。

陈擎出身于音乐世家,父亲是位优秀的歌剧演员和声乐教育家。6岁学习小提琴,12岁改学双簧管,曾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和广州星海音乐学院。1996年获全额奖学金赴香港演艺学院深造,师从音乐学院院长Anthony Camden教授(原伦敦交响乐团董事会主席兼双簧管首席)。1997年获演艺学院“健力士音乐奖”,1998年以专业满分的成绩毕业,取得“演艺专业证书(优异)”。作为Camden教授屈指可数的几位中国学生之一,陈擎给他的导师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陈擎是)中国顶尖的双簧管演奏家之一,他的音色非常通透,他的技巧是卓越的,他的个人风格使他的演奉极富表现力!”

陈擎在2014年同时被中宣部和广东省委宣传部评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和“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2022年获得“第四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目前,陈擎还担任广东星海演艺集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副主席、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和广东省管乐协会副主席,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的杰出客席教授。

作曲:秦键

星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与戏剧学院教师,上海音乐学院博士。先后师从陶陌教授、施咏康教授、许舒亚教授。近年来主要从事作曲、电子音乐作曲、多维音乐景观全息化制作以及游戏音乐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创作涉及传统器乐、电子音乐、歌曲、影视及游戏音乐等多个领域。作品在全国范围内上演广泛,较为注重民族民间音乐语汇与现代作曲技法之融合。曾在中国、意大利、奥地利、芬兰、匈牙利等国举办的作曲赛事中获奖二十余项,交响乐《敦煌临响》获得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琵琶与乐队作品《秦腔·礼赞》入选文旅部“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歌曲《我爱杭州》与《这一刻》入选杭州亚运会优秀音乐作品,此外还承担歌剧《星海星海》、舞剧《启明》等大型舞台作品的作曲工作。曾任职于网易游戏互动娱乐事业部,担任高级游戏配乐师,负责及参与了《梦幻西游》《大话西游手游》《大唐无双手游》等游戏产品的音乐设计及创作,深受业界好评。

琵琶:周琳琦

上海音乐学院琵琶硕士,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琵琶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琵琶学会会员。

1994年出生于江苏常州,4岁学琴。2007年以专业第一成绩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师从曲文军教授。2013年以琵琶演奏第一名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师从舒银副教授。2017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师从李景侠教授。在校期间,成功举办多场个人演奏会,并多次获得人民奖学金及学业奖学金。2020年毕业,获民乐组论文第一名,同时被评为“2020届上海音乐学院优秀毕业生”。

曾于2018年5月,受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邀请,代表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赴伦敦交流演出。2018年8月,受邀出访俄罗斯参演“圣彼得堡-上海日文艺演出”,“莫斯科-上海日文艺演出”。2022年1月,参演平湖派琵琶艺术传承音乐会。2022年3月,参演上海作曲家琵琶作品音乐会,首演李墨琵琶独奏作品《舞跃》。曾荣获第四届“青乐杯国际琵琶大赛”金奖(总分第一名)、首届“国韵杯”民族器乐艺术展演优秀指导教师奖、获“2023白玉兰国际音乐节国乐竞演大赛”音乐院校组一等奖等重要奖项。

星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

星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和室内乐团是由星海音乐学院管弦系本科生、和部分青年教师组成的音乐表演实验团体。乐团成员平均年龄20岁,朝气蓬勃、热情洋溢,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与娴熟的演奏技巧,对管弦乐作品诠释能力较高。通过在乐队的锻炼,众多学生考入优秀的专业团体,目前乐团指挥是留学美国归来的指挥、钢琴硕士刘明副教授。星海音乐学院各乐团除了每学期固定两场交响音乐会外,还有大量的其他各种形式的演出。

近年来,随着星海音乐学院乐团的演奏水平和合作能力不断提高,乐团曾先后邀请了国内外知名指挥家并演奏了大量不同时期、各种形式及体裁的作品。从巴赫到当代的作曲家,包括了既有肖斯塔科维奇,普罗科菲耶夫,弗兰克,涅尔森,柴科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罗休帕克,科普兰,依贝尔及我院作曲家的交响作品,并完成了全套贝多芬交响乐的演出,特别是首次将马勒版的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搬上了中国乐坛。作为音乐艺术创作和表演的载体,乐团承担着人才培养、创作表演、音乐节比赛等重要任务,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演出活动,如:星海音乐学院60年华诞校庆交响音乐会上成功出演马勒第五交响曲;担任第55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获得者音乐会协奏;参加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我们正青春》星海音乐学院专场节目录制;担任歌剧《爱之甘醇》乐队伴奏在广州大剧院成功演出,担任星海音乐学院原创音乐剧《殷红木棉》乐队伴奏,赴杭州参加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并成功演出星海音乐学院原创歌剧《星海星海》等,近年来更是成功上演了七部马勒交响曲,演出足迹遍布华南地区,其中包括多部难度极高的交响乐作品,如马勒第二交响曲、马勒第三交响曲、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

等,已然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学生交响乐团。星海音乐学院乐团不仅仅是一个演奏团体,还是我院专业教师教学和指挥专业教学的实践基地。曾先后邀请学院大量的专业教师与乐团合作举行教师协奏曲音乐会,充分展现了我院各专业教师精湛的演奏艺术。近年来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演出活动,展示了星海音乐学院乐团的艺术风采和精神风貌,其精湛的演奏得到国内外及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演职人员名单<点击查看大图>

05入场方式

抢票方式

扫码登记个人信息

抢票时间

2023年12月19日12:00

注:

1.抢票成功的观众,如果演出当天不能来,请填写表单最后一项,我们会将您的票发给现场没票的观众。

2.登记成功即抢票成功。门票仅500张,抢完即截止。

3.请凭身份证手机尾号提前一小时于星海音乐学院(大学城校区)北门取票。

4.每人限领一张票。

5.演出当天18:30开始取票,如果19:15之前未取票,该票将发给现场登记的观众。

6.音乐会期间学校不提供车位,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停车至校外可停放之处。

7.五岁以下儿童禁止入场,其他儿童请带好相关证件以备查验,无证件儿童禁止入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