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1-09-09 10:15:59 来源:中国管弦网 点击量:668
本期嘉宾
甘俊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管弦系
小号教授
硕士生导师
中国小号联合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管乐学会副秘书长
江苏管乐学会
小号专业委员会会长
江苏铜管五重组奏组第一小号
兼音乐总监
中国管弦网-小号艺术家
中国管弦网:大家好,欢迎您收看这一期的中国管弦网名家访谈录,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管弦系的甘俊教授,甘老师,您好!
甘俊教授:您好!
中国管弦网:今天我们将与甘老师共同探讨几个问题。甘老师,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小号,并且选择学习小号的呢?
甘俊教授:我出生在60年代,在我们那个年代,娱乐方式主要是样板戏和红歌,受样板戏和红歌影响的年轻人非常多,而且乐器也很普及,主要是二胡、笛子,学的人非常多。我70年代开始学小号,也就是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西方的一些音乐开始进入中国了,我们听到一些从来没听过的东西。当然在这之前,我们在样板戏里面也听到过小号的声音,所以说我对小号特别着迷。然后,通过熟人介绍,我开始跟着南京艺术学院的洪潘教授学习小号。
中国管弦网:现在孩子们学习乐器的选择非常多,您对孩子如何选择一款乐器进行学习有怎样的建议呢?
甘俊教授:我觉得孩子要学习乐器的话,首先还是应该看他自身的爱好,看他喜欢什么样的乐器,比如说是民乐还是西洋乐器,是钢琴还是声乐,这些都可以,关键是孩子自身要有这个兴趣,这是学习乐器或者学习音乐的最重要的一点。
中国管弦网: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甘俊教授:是的。
中国管弦网:那对于小号初学者来说,有什么问题是他们必须要注意的吗?
甘俊教授:小号在西洋管乐里面,应该算比较难学的一个乐器,特别是入门比较难。因为我们知道木管乐器,比如说单簧管、双簧管,它都是通过哨片发音,包括很多人喜欢的萨克斯,它是通过哨片,然后通过我们发出来的气息摩擦,产生振动。从发音的角度来讲,比铜管乐器要稍微容易一点。而铜管乐器是靠我们的嘴唇,通过气产生震动以后,通过乐器把它扩散出来,本身发音的难度就比较大一点。所以说刚开始学的孩子,最好是有学习乐器的基础,或者是会唱歌,或者是学习过其他乐器。当然如果又学过钢琴的话,那是最好的。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对乐谱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学起来可能会更快一点。
中国管弦网:有一些孩子在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会考虑出国深造,在这方面的话您有什么建议吗?
甘俊教授:出国深造的话,那就一定是要走上音乐的专业道路了。对于出国的孩子,不管他学习的是什么乐器,我都认为这是很好的一个选择。将来如果要从事音乐专业道路的话,我指的是西洋乐器,就必须要出国,为什么呢?因为西洋乐器毕竟是西方的乐器,就像老外如果学二胡、学竹笛、学古筝,就一定要到中国来,这是一样的道理,因为这些是我们的民族乐器。而很多西洋乐器是国外的民族乐器,所以说如果想要在这个上面有很好的发展,甚至是以后从事专业这条路的话,我建议一定要到国外去学习、进修一下。当然,到国外学习不是盲目的,必须要有所选择,不管是哪个乐器,比如拿小号来讲的话,你最好先了解一下目前在国际上,小号有哪几位大师是比较知名的,你先听一听他们的演奏,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很喜欢他的这种演奏风格,包括音色,包括技术层面上的一些东西。因为国外的这些大师往往来自于很多国家,有德国,有美国,有法国,有俄罗斯,都是不同乐派的,演奏的风格也不一样。首先,你得考虑自己喜欢哪一种风格,然后再去这个国家投奔老师,这样就比较好一点。不要盲目跟风,看到一些广告宣传就盲目地去学,到了那个学校以后或者跟着老师学习以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那样的学习,所以像这种情况一个是耽误时间,另外也浪费了很多精力。
中国管弦网:就是出国前一定要做好调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我们现在谈到小号教育这一块,因为目前小号的普及性、认知度都已经大大地提高了,那么今后在小号教育这一块,您认为还有什么可以提升的地方呢?
甘俊教授:我们国家现在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很多家庭的条件也越来越好,所以说学乐器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我觉得跟其他乐器相比,目前学铜管乐器的人还是比较少。就像我刚才讲的那样,铜管乐器的入门比较难,很多人望而却步,因为刚开始吹,几个月或者半年都吹不出什么调来,所以很多人觉得这个很难就放弃了,其实铜管乐器在西方国家相当普及,远的不说就拿亚洲的国家来讲,比如说像日本,在铜管教育这一块就非常普及。我希望我们国家,在经济慢慢地发展起来以后,有更多的孩子来学习管乐。其实管乐器也就刚开始入门的时候比较难,一旦上手了以后,掌握一定的基础发音以后,掌握一定的技能以后,后面是非常容易的,当然一定要通过专业的老师,通过系统的训练、学习。而且关于管乐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它不受任何环境、条件的限制。比如说可以在广场上面,可以在室内,可以在其他一些不具备音乐厅功能的场所,铜管乐器都可以演奏。因为铜管乐器本身的音量是非常大、非常响的,所以它有这样好的条件,比较适合在各种场合演奏。而且小朋友也好,或者中学生也好,吹起管乐来我都觉得特别帅气,音色也特别好听。
中国管弦网:而且在学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还可以合奏、重奏……
甘俊教授:对,你提的这点非常重要,学习乐器我觉得不单单是掌握一个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与人配合,大家在一起互相学习的经历是非常好的。因为现在你看,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平常除了学习以外,很少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如果能学一些乐器的话,大家在一起互相之间排一些重奏,排一些合奏,这样的话除了学习音乐以外,更多的是锻炼孩子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人之间的配合,将来走向社会,对他的工作,对他的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中国管弦网:所以说您认为在合奏或者是在重奏中,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这种协调、配合的能力。
甘俊教授:是的。互相之间的配合,互相之间的合作,我觉得这个是学习乐器最重要的一点。
中国管弦网:对于学习乐器来说,我们学的不仅仅只是一个乐器,而应该把它延伸到更多的品质
甘俊教授:是的。
中国管弦网:甘老师,您的学生非常多,在您的教育经历里面,有没有碰到一些瓶颈或者困难?您又是怎么克服和解决的呢?
甘俊教授:我之前也讲过,小号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孩子学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无论是学习小号这个管乐器,还是学习其他的乐器,包括钢琴,包括小提琴等弦乐器,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坚持。对每一位选择学习乐器的孩子,不管将来是从事这个专业,准备在这个上面有所发展,还是单纯作为一个业余爱好,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坚持,要执着。执着、坚持,在好的老师的指导下,一定能掌握好你所学的乐器。学习音乐,我认为作为普及的话大家都可以学,但如果是作为一个职业,从事这个职业的话,各个方面的要求就都比较高了。在我的教学当中,也碰到过这样的孩子,就是学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因为一些原因很难有进一步的发展了。但是,我们从教学的角度来讲,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他的优点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适合他的东西。不一定要把每一个人都培养成独奏家、演奏家,他也可以通过学习乐器,将来成为一个从事这方面教育的教员,或者成为一个老师,成为一个普及音乐的传授者,我觉得这也是非常好的。
中国管弦网:您刚刚提到坚持是非常重要的,那么除了孩子以及孩子的家长要坚持外,您认为作为一个老师,站在一个教育者的角度,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去坚持?
甘俊教授:老师的职责除了传授这个专业的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就像我刚才说的,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根据他的情况因材施教。因为老师教的时间长了以后,对学生的判断能力应该还是有的,就是他将来能成为什么样的人,老师对此应该有个基础性的判断。然后根据孩子的特点,对他实行一些专业知识方面,包括一些技能方面的教育。这样为他将来走向社会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提供一个很好的帮助。
中国管弦网:甘老师,您曾担任过很多大型赛事的艺术总监,接下来我想跟您探讨一下,您认为比赛的本质是什么,孩子为什么要参加比赛?
甘俊教授:其实我认为比赛最重要的一点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在大型比赛,或者哪怕是小型比赛中,上台面对很多观众,面对评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孩子的一种自信心。因为很多孩子内心里面是有东西的,是有想法的,或者是有很多思想的,但是他缺乏自信,没有表现的欲望,所以很多东西都埋藏在心里面。我觉得通过比赛,通过一些展示或者通过一些表演,能让这帮孩子增加自信,无论技术上是好是坏,这个不重要,关键是他要参与,要通过这个活动把自己的想法,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展示给观众,展示给评委,我觉得这是比赛最重要的一点。
中国管弦网:对于孩子来说,在比赛的时候,那种紧张的情绪还是很难克服的,在这一方面您有什么比较好的建议吗?
甘俊教授:我的建议就是要多参加这样的活动,无论是比赛,还是学校里面的这种社区或者社团的活动,还是在家里面,比如说聚会以后,做一个小的表演。通过这样的锻炼,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帮助他克服恐惧舞台的心理。因为作为搞音乐教育的老师,在教授学生的时候,不光要教他技能,教他一些音乐方面的知识。其实很多人将来都是要从事音乐表演或者从事这个专业的,很多都是要上台的,所以教授这个学生如何克服舞台上这种怯场的心理也是教学环节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就是要多参加这样的演出,不管是什么样的演出,多去参加。哪怕刚开始会紧张,通过一系列的演出,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慢慢的心态会调整过来。老师在每次演出之后发现孩子的一些问题,给他提一些建议,然后用一些方法帮助他解决问题,让孩子不断成长。这么一来学生在技术上掌握了很多,同时内心也非常强大、非常自信,这一点对将来走向社会是非常重要的,无论干什么事情首先要有自信,这样事情才能做好。
中国管弦网:现在咱们小号界的新星非常多,新生代正在崛起,您对他们有一些什么样的建议呢?
甘俊教授: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下来,40多年下来,我觉得我们国家的音乐水平在不断提高,特别是近10年到20年。由于国内很多非常有才能的学生,到国外好的音乐学院跟世界上超一流的大师学习,回国以后他们把国外最先进的、最好的一些技术都带回来,包括音乐上,包括技术上的东西都带回来,这对我们国家的音乐水平起了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我希望将来有更多的人才到世界各地学习多种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音乐风格,然后把它带回国内来,这对我们国家的音乐教育,包括音乐的整个这一块的提升,将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中国管弦网:因为您之前提到西洋管乐毕竟在国外的时间还是长一点,所以说很多先进的理念、技术都要引进来,然后在国内我们再去普及。
甘俊教授:你刚才提到一个词——理念,非常重要,实际上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特别是音乐。其实我们到国外跟很多老师学习,就是学习他的理念,学习他的这种感觉,他的这种意识,这一点非常重要。他们很多东西也是民族性的东西,你能把这种概念性的东西理解得很透彻的话,回来再去演奏这样的作品,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而且会对下一代、对后面学习的人有很大的帮助。这是因为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它自己的精华,都是最好的东西。就包括我们中国的京剧、民歌,这些东西都非常好。老外为什么很喜欢中国民间的这些东西呢?就是因为它有民族性。很多学生到国外学习,不管是到哪个国家,学到真正的民族性的东西,把它总结好带回来以后,对后面这些学习音乐的人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中国管弦网:您刚刚提到了理念的问题,因为理念以及音乐的一些教育方法,其实它们是比较抽象的,那您是怎样将之具体化,在您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实践的呢?
甘俊教授:这个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因为从刚开始,我们就一直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吸收一些国外大师的经验。改革开放以后,这些国外的专家经常到中国来开音乐会、开讲座,我们都会去听。从70年代一直到2000年,再到现在的2021年,我们自己的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思想都在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提高。过去在我们上大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的东西路子其实还是比较窄。我们只是听了一些比较传统、单一的音像资料,那时候不像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信息量这么大。现在是面很广,信息量很大,但是你要在这么多信息量中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消化之后融入在教学、演出中,这个才是我们所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或者是作为音乐演奏员所需要掌握的。特别是像西洋乐这一块,我刚才也讲过了,是老外的东西,所以我们要深入了解他们的文化,了解他们的一些好东西,然后再去研究他们的作品,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这些作品。
中国管弦网:就是要去筛选有价值、有意义的那些东西,然后再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好的,让我们再次感谢甘老师的分享。
甘俊教授:谢谢!
在本次访谈中
甘俊教授谈到了
他学习小号的初衷
以及他对目前小号教育的看法
他由衷地希望
在未来的日子来
能有越来越多的人热爱管乐
学习管乐
共同发展我国的管乐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