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资讯详情

艺术·传承 2020第一期 | 部志刚 春风化雨·初心不改

发表于 2020-11-05 17:27:37 来源:中国管弦网 点击量:764

部志刚

深圳市艺术学校大号专业教师

深圳管乐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管弦网大号艺术家

“艺术·传承”第一期,一起走近部志刚老师,看一些关于初心的故事。

与大号的兜兜转转

部老师最初学习大号的经历,说起来也是一段有趣的小故事,一开始部老师是在学校的民乐团里吹笙,后来学校成立了行进管乐团,而大号作为铜管家族里个头最大的一名成员,要驾驭它着实需要一些力气,于是体质偏胖的部老师就被指派到吹大号。“很多同学别说吹大号了,扛都扛不动,就这样作为‘学校第一胖’的我,被老师‘挖’到管乐团吹大号。”提起接触到大号的契机,部老师一如既往幽默地回答道。

学习大号的道路也并非畅通无阻、一帆风顺。高中时期,部老师曾经改学过小号,改学小号的原因呢,也是因为体质偏胖。部老师回忆说:“当时学校管乐团经常演出,用的是苏萨风大号,我的乐器又大又显眼,加上我又很胖,所以每次就会有人对着我指指点点、说说笑笑,所以心里觉得特别扭,那时候非常喜欢小号,于是就自己偷偷买了一把小号开始练习,平时管乐团排练吹大号,回家后自己偷偷练习小号。”

一个敏感、自尊又极其努力的青春期小孩的形象仿佛跃然纸上,无论大号亦或小号,兜兜转转,部老师的回忆总是绕不开音乐,回想起练号的那段时光,虽夹杂着一丝苦闷,却也是格外温馨又质朴。

早期学习回忆

部老师学习的那个年代大号老师奇缺,基本上都是由长号老师教课。当时学校从北京请来了前海军军乐团的几位老师来教大家,给部老师教学的是一位年龄比较大的老师——佟老师,主要承担排练的乐曲分谱和行进演奏的教学工作。

每次集体训练结束后这位佟老师总是叫住当时还年幼的部老师:“小胖子你别走,我们再吹一会!”部老师说道:“当时年少无知总想着去玩,心里还挺不乐意的……现在回想起来老爷子当时的辅导对我日后在教学和演奏上的发展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年纪回想起那些免费的专业课真的是无限感慨!训练完老师本来很累了,还付出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来无偿地单独辅导我。”

部老师在大学时也遇到了两位非常重要的老师,“秦晋明老师的谦和、张贵禄老师的执着都深深地影响着我,记得那时候张老师无论什么时候号都在手里拿着,从早晨上课到晚上下课,一吹一天。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每天一大早我就会去学校带着所有的大号学生一起练早功,平时没事的时候我都会在学校练号,像张老师一样以身作则。”部老师说道。

赵瑞林教授在深圳艺校讲学,左五赵瑞林、左四部志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一代艺术家不图名利、无怨无悔的精神造就着后辈的辉煌,受到照拂与呵护的部老师也秉承着老艺术家们的初心,给予新生后辈以同样的关怀,纯粹可贵的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数十年如一日的春风化雨般的教导,关于音乐、关于艺术,关于付出,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将这份初心与热爱传承下来,滋养着无数的学子。

“现在的学生们学习大号的状况,跟我们那个年代相比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始终未变的是全国的大号老师还像老一辈老师那样兢兢业业地教导着每一位学生!”部老师感慨道。

中央音乐学院刘洋教授在深圳艺校讲学

结缘深圳艺校

后来继续学习大号也是说来话长,1999年辞去了在老家警察学校的工作,直至2006年去往深圳艺术学校任教,在此期间,部老师一直在深圳小学担任学生管乐团的排练工作,当时整个深圳吹大号的只有两个人:一位是部老师,另外一位是深交的名为安东的俄罗斯人。跟深圳艺校建立联系也是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部老师的学生在深圳艺校参加考级,学校的老师们听了之后觉得非常不错,于是就要了部老师的联系方式。

缘分由此开始,部老师开始了在深圳艺校的任教生涯,深圳这片热土热情地拥抱人才,深圳艺术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给了部老师施展自我的机会,此后十数年岁月流转,部老师与深圳艺校不断成就彼此。

当时艺校大号专业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部老师坦言去了以后其实压力还是蛮大的。幸好有学校领导和管乐科室的各位老师对大号专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尤其是黄启成校长主持学校工作并提出了“国际化视野,开放式治学”的教学理念之后,由于黄启成校长本身就是著名舞蹈家和教育家,所以学校各个专业在他的领导下都开始了快速的发展。另一方面,部老师的启蒙老师赵继中老师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部老师说道:“其实这么多年过去了,赵老师教学上教我的具体知识已经很模糊了,但是赵老师那种演奏时自信和开放式的教学理念却让我记忆犹新!所以来艺校后我的教学理念就是全方位开放。我对学生经常说的话就是:部老师虽然很平庸,但是我会竭尽全力让你们听到、看到全国、全世界最好、最顶尖的演奏家,学到最好的方法,老师跟你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左三部志刚

为了践行全开放式的教学理念,部老师负责的大号专业对外交流非常频繁,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有三场大师课。有一回听说费城交响乐团要来深圳演出,部老师和学生们挖空心思找到了费城交响乐团大号演奏家Carol Jantsch的Email,终于邀请到她赴学校讲学。

部老师说:“我坚信学生们能看到多远就能走多远!即使他们才刚刚学习大号,但是我要在这个阶段就让他们看到国内外最好的、最高的,从学习的开始就树立起最高的目标!”

部老师在音乐世界涉猎非常广,广泛博学之后开始深耕研究,在深圳艺校任教后,重心放在了大号教学研究与演奏上。“从那时候开始我改掉以前‘不务正业’的状态,卖掉了我的各种吉他、贝斯、小号还有MIDI设备,专心钻研大号的演奏和教学。”部老师说道,“随着国内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更加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加快了学生们的学习进度,这也促使我们这一代老师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在做好教学的同时我也在不断地研究如何提高学生们的练习效率,经过多年的积累和钻研逐渐形成一套从基本功开始一直到协奏曲吹奏的多媒体辅助练习系统,过段时间会放在中国管弦网上供大家使用。”

瓶颈期的小建议

学习的道路总是免不了挫折,关于如何度过瓶颈期,部老师也有一些小建议:“我相信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经过这么多年的磕磕碰碰我给自己总结了两条经验,遇到练习的瓶颈期无非就是以下两个原因,第一急于求成,换句话说太想把号吹好了!开始钻牛角尖,开始跟自己较劲,最后就导致心浮气躁,越练越窝火、越练越急躁,遇到这种情况我会告诫自己,凡事‘欲速则不达’,把自己现在能做好的练习做到极致,把自己近期做不好的练习交给时间,保持平和的、良好的练习心态和状态才是最重要的。第二就是吹奏方法出现问题,这个需要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师帮助,那时我会利用周末时间跑去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找老师上课来解决这个问题。”

 

 

部老师多年的古道热肠、诲人不倦,培育出了众多的青年才俊,音符从未停止跳跃,而是在一群又一群人的手中传递,下面,请跟上步伐,来看看学生眼中的部老师是怎么样的一个宝藏老师呢?

01

戴展鸿

杭州爱乐乐团

“早知道如此,当时打CS的时候就让着他一点了。”

——戴展鸿

戴展鸿从初中开始学大号,当时是由学校管乐队的指挥龙炜彬老师带着去见的部老师。第一次见部老师时,由于才刚接触到大号,还不会吹很多曲子,戴展鸿还是难免有些紧张。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部老师很亲切,在部老师的引导下,戴展鸿活动了下嘴,吹了音阶。说起当初,部老师的指导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

“部老师当时对我还挺满意,还夸我来着!”戴展鸿回忆道,“后来正式开始跟部老师上课后,我发现他超厉害,‘小号’、‘圆号’、‘长号’、‘大号’样样精通,随时抄起小号就能来段威尼斯。”说起对部老师的印象,戴展鸿的语气中充满了敬佩。

跟着部老师学习的时光是非常轻松的,因为部老师一直都很亲切,没有架子,随和中带着热情。当时戴展鸿和很多小孩一样,非常喜欢打游戏。部老师并没有像一般人那样严厉苛责,而是借着一起打游戏和分享经验的契机来叮嘱戴展鸿:玩可以尽情地玩,但是不能耽误学习和练号。

“部老师一直以来都没有怎么凶过我,甚至还和我在中路对狙,他真的超级喜欢打CS哈哈哈。”戴展鸿说道,“早知道如此,当时打CS的时候就让着他一点了。”能够给以青春期的青少年谆谆教导、循循善诱,这种亦师亦友、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着实是非常难得的。

在日常的学习中,部老师非常看重基础训练,在戴展鸿的记忆里,每次上课部老师都会带着他练基本功,这给他之后的音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让他觉得很踏实。

每个学低音乐器的人,对和声都有独到的见解,除了在演奏大号方面的教学,让戴展鸿印象最深刻的是部老师能通过钢琴弹奏一些流行音乐的即兴伴奏来对学生进行和声的启蒙,正因为部老师的影响,戴展鸿对和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部老师还曾教他在电脑上使用打谱软件,通过跟随部老师学习,戴展鸿也对科技的发展带给音乐的影响有所了解。

“很感谢部老师一直以来对我的教导和照顾”戴展鸿说道,“希望哪天他能重新留起长发,抄起吉他,来首最地道的摇滚,重寻年少时的风华!”

02

廖昊楠

宝安爱乐乐团

“当时我们一起在艺校的朋友都说部老师不光教我们怎么吹号,还是一个‘人生导师’”

——廖昊楠

廖昊楠也是部老师的一位非常优秀的青年学生,毕业于美国克利夫兰音乐学院。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学习大号,廖昊楠也曾在小学乐队中参加了几个月的练习,当时抱着考取特长生的想法,于是通过乐队指挥的介绍开始跟随部老师学习大号。多年过去,廖昊楠对部老师的第一印象已经被时光侵蚀得有些模糊了,仔细回想起来,还依稀记得当年的部老师身材魁梧。“当时就隐约觉得,跟着部老师,我能够学到很多的东西。”回忆起和部老师的相处历程,廖昊楠这样说道。

回想起在深圳艺术学校求学的时光,关键词总是绕不开“大号”、“练习”等,但是部老师总是能够激发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廖昊楠所在的大号系一般都会在早上第一节课前在琴房进行号嘴,长音,音阶等基本练习、下午放学了以后还会留在琴房里面练习到晚上。整个大号系的氛围也十分融洽和谐,同学们都以彼此为榜样,在专业学习上互相促进。

左一廖昊楠、中间克利夫兰交响乐团大号首席杉山康人、右一部志刚

部老师强调基本练习的重要性,所以在课堂训练上,大号基础练习占据了很大比重。除了专业训练的内容,部老师还在练习方法上强调如何系统性地去安排自己的练号时间,提升自己的练号效率。对于廖昊楠而言,由于部老师经常建议说各种类型的音乐都需要涉猎,受到老师的启发,廖昊楠常听的音乐并不局限于管乐演奏者的范围,这种多方涉猎广泛学习的方法也为今后的音乐发展拓宽了道路。

部老师对廖昊楠的另外一层影响还体现在乐理知识的学习上。部老师平常会作曲改编,给一些流行音乐即兴伴奏,平常时不时会给大家露两手,当时的廖昊楠觉得很酷,所以很认真地学习乐理知识。这些知识一直潜移默化地起着影响,在之后学习独奏曲目或者交响乐的时候,跟随部老师学习到的乐理知识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觉得部老师是一个为人正直、富有幽默感、学习能力极强、充满生活智慧的人。”廖昊楠如是说道,“我们当时一起在艺校的朋友都说部老师不光教我们怎么吹号,还是一个‘人生导师’。老师帮助我磨平了一些性格上的‘棱角’,也在迷茫的时候鼓励我。”

03

赵浚贤

深圳艺术学校

中国管弦网第一届管乐比赛职业组二等奖

“我认为部老师对专业的努力最值得我学习!”

——赵浚贤

赵浚贤早在小学三年级就接触到大号,启蒙老师是深圳艺术学校的钟校老师,赵浚贤当时在学校的管乐团担任大号手,初一考入了深圳艺术学校,跟随部老师学习大号的演奏。由此开始和部老师有了接触。部老师带给赵浚贤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幽默风趣,经常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有时候又像个小孩子一样。

赵浚贤说:“但是通过长期的相处,我发现部老师是一个非常负责任,而且做任何事情都非常认真的人。部老师在专业上的努力最值得学习,他经常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从家骑单车来学校带着大家练早功,每周还会给我们买麦当劳早餐,第一个来琴房练习的同学可以得到双份的汉堡。我们在上文化课、午休、打球、吃饭的时候,部老师都在练号!所以我们大号专业学生的练习时间在学校算是最多的。还有很多外地的同学来找部老师上课,他都是非常认真地对待。”

赵浚贤和同学们练早功

幽默风趣只是表征,其实认真负责才是部老师的内涵。

除了认真与负责,在赵浚贤眼中,部老师在课堂上还总能给到学生充分的关注,不仅能够直接关注到学生的问题,而且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他用一种非常幽默的方式授课,还不时地开一些专业上的小玩笑,让同学们在轻松的说笑中学到好多东西。

赵浚贤说道:“不管我遇到什么问题,低音、高音、音色、吐音等等,甚至是很难解决的问题,部老师总能教给我非常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音乐的表达上使我特别受益,部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特别,在平时练习或者上课时不允许我们出任何的失误和错误,可是到了考试时却大大相反,他要求我们在舞台上要全身心投入去表达音乐,不要考虑技术难点,出现失误不要紧,但是不要影响音乐的表达。所以每次专业考试中,如果音乐表达的很好,就算出现小的失误部老师也会表扬我,但是就算没有任何的失误,没去表达音乐一定会挨批。”

左一部志刚、中间苏黎世大学大号教授 Anne Jelle Visser、右一赵浚贤

“部老师的身体力行与言传身教也给曾经没有动力的我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让我有了以前从没有过的上进心!”赵浚贤如是说:“部老师经常对我们说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做人一定要正,就算号吹得再好做人不好以后迟早会摔跟头。”

赵浚贤演奏视频

跟部老师在一起有很多有趣的事,因为部老师平时对早功要求很严格,赵浚贤和同学们都很担心迟到挨批,有一次赵浚贤在睡梦中惊醒,赶紧起床穿衣服跑去琴房练号,结果基本功练完了天还没有亮,当时没有带手表也不知道时间,回宿舍的过程中被宿管抓到,非说是晚上偷跑出去玩现在回来睡觉的,结果还被扣了分。回去一看时间才凌晨3点。

“后来讲给老师听,他笑了很久,对我说‘不疯魔不成活’,他说他以前也有几次这样忘记时间。不过很感谢那时候的努力,才能让我在刚结束的中国管弦网第一届管乐比赛中拿到了职业组二等奖的成绩。”赵浚贤说道。

高山仰止,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桃李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