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 来源:中国管弦网
六岁开始学琴,从一个小琴童走到今天,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主任、教授,青岛交响乐团首席刘玉霞付出了无数的汗水与努力。在这条漫长的音乐道路中,小提琴成了她最为忠诚的“伙伴”。她是如何走进小提琴的世界?又是如何与它结下不解之缘,就让我们在今天的“声入人心”栏目中细细道来……
刘玉霞,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小提琴演奏博士。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主任、学术带头人、小提琴教授、硕士生导师;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青岛市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委委员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山东省教育厅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青岛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管弦网艺术家。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荣获教育部 “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三八红旗手”、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岛市劳动模范等称号。赴俄留学期间成功举办三场独奏音乐会。多次参加国际音乐节和国际演出交流活动。圆满完成国际、国内小提琴比赛的协奏任务。
近年来,指导并组织中国海洋大学交响乐团在青岛大剧院、青岛人民会堂、青岛音乐厅举办多场大型音乐会,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同时带领交响乐团承担着山东高校的高雅艺术普及工作。2017年指导中国海洋大学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乐《命运之力》序曲荣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第一名。
2019年带领团队创作以海洋为主题的大型交响诗《碧海诗话》,获青岛市精品文艺创作扶持项目支持,首演大获成功,传承与弘扬海洋文化,为海洋文化传播提供新的路径与平台。主持学校重点课题《音乐表演专业特色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2017年),主持立项校通识核心课程《走进音乐经典》(2020年),主持“交响乐《红旗颂》创作特色与表现内涵研究”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2019年度项目立项。
在青岛及全国多地成功举办多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享誉华夏,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发行《弦上霞光——刘玉霞小提琴独奏专辑》,成为青岛市对外文化交流的名片。
01 我跟小提琴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中国管弦网:您是怎么接触到小提琴这种乐器的,当时为什么会去学小提琴呢?
刘玉霞:当我第一次听到小提琴的声音,就被她的音色深深吸引,小提琴这件乐器的诞生就是为了模仿人声的,她可以高昂,可以委婉,可以短促,可以悠长,有时如火如荼,有时又如泣如诉。可能我跟小提琴就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吧,小时候我把小提琴当作最喜爱的“玩具”,每天都爱不释手地拉着,从那时起,我的人生音乐之旅也开始了。
02 人们对古典音乐的热情和音乐素养在逐步提高
中国管弦网:您参加过很多演出,有什么令您觉得印象深刻的事情吗?
刘玉霞:令我印象深刻的演出有很多,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大型交响音乐会。当时我们的指挥家由于身体不舒服无法坚持,我作为乐团首席承担起了指挥和演奏的双重任务,音乐会开始前我也向观众们说明了这个突发情况,大家也非常理解,那场音乐会我们收获了比平时更热烈的掌声,我也十分感动和欣慰我们岛城的乐迷朋友们对古典音乐的热情和音乐素养在逐步提高。
03 音乐最大的魅力源自于情感
中国管弦网:如果想要打动听众,您认为哪些因素最为重要?
刘玉霞:音乐最大的魅力源自于情感,所以我认为优秀的演奏家,会把内心最真挚的感情注入到音乐中,用音乐服务听众,引起其内心的强烈共鸣。
04 中国的小提琴教育事业一定会走向巅峰
中国管弦网:对中国的小提琴教育事业有什么期许?
刘玉霞:中国的琴童其实是世界上最刻苦的,但是由于小提琴本来就是西洋乐器,所以欧美国家的学生演奏经典作品如莫扎特、贝多芬的协奏曲、奏鸣曲等,就显得更接地气,而很多中国学琴的孩子却难以拉出纯正的“古典味儿”,以至于中国大批的小提琴学习者出国留学,近距离感受他们的文化。近年来我国涌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和教育家,我坚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小提琴教育事业一定会走向巅峰。
05 养成科学的练琴习惯很重要
中国管弦网:您能分享一下学习小提琴的经验或“秘诀”吗?
刘玉霞:我的演奏“秘诀”其实很简单,就是按照正确的演奏方法养成科学的练琴习惯,而不是朝着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这也是我在教学中最注重的一点,让学生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06 最喜欢的小提琴家是……
中国管弦网:您最喜欢的小提琴家有哪些?
刘玉霞:我最喜欢的小提琴家,要数传奇小提琴家海菲兹,他几乎是每一个小提琴学习者的偶像,他那精湛的演奏技巧以及完美的音乐处理让每一个人都为之折服,以至于人们对他的评价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演奏家”。然后还有我非常喜欢并且崇拜的女演奏家——安妮·索菲·穆特,被乐迷们尊称为“最美丽的小提琴女神”,她也是当今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当然还有我在莫斯科留学期间的老师——俄罗斯功勋小提琴教育家列阿尼特·彼得罗维维奇·布拉多夫教授,他在我的小提琴演奏生涯中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