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8 来源:青岛日报
“现在业余的管乐团就像合唱团一样越来越普及,可不是谁都能吹出‘好声音’”“你以为管乐难听,那是你还没掌握它丰富多彩的表现力”“中国的家长有误区,一学乐器就奔着钢琴和弦乐去了”……
中国音协管乐学会副主席赵瑞林多年来致力于管乐的普及工作
3月13日下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协管乐学会副主席赵瑞林利用排练间隙,在青岛交响乐团的一间会议室里给岛城媒体上了一堂生动的管乐 “科普课”。本周六,他将作为青交新乐季“雅乐惠民”系列开幕演出的艺术指导,带来一场“金光闪闪”的管乐室内乐盛宴。他告诉记者,面对日益庞大的业余管乐团队,现在最重要的是树立一个“范本”,向他们普及什么是管乐追求的“好声音”,青交本周六将做出“示范”。
听完这场音乐会,你会爱上管乐
铜管乐器,各有各的音色:小号嘹亮,长号宽广厚重,圆号圆润,大号低沉,它们合起来,音色如何?据说,专业从事管乐的人常常作比喻:小号加长号,是金光闪闪的亮光;小号和圆号,是不那么刺眼的哑光;如果再加入圆号,小号和长号在一起的锋芒就变成了亮光和哑光之间的更柔和、更舒适的光芒……赵瑞林说,铜管声部就相当于一个拥有四声部的合唱组。这次开幕演出的开场曲目《金光闪闪的铜管乐器》,就是让大家来了解它们之间丰富多彩的音色组合的。他还特别提醒,这首乐曲的作者可不是音乐史上众所周知的作曲家瓦格纳,而是一位美国长号演奏家。
当晚的音乐会里会有一场有趣的铜管游戏,赵瑞林解释说,这个类似小品的节目,将通过两件乐器之间的曲目竞赛,以及与观众的互动,让大家加深对长号和大号的了解。
作为本场音乐会的艺术指导,赵瑞林专门做了创新的设计,不仅用《红色娘子军》中人们熟悉的 《快乐的女战士》的旋律吸引中老年观众,还特别设计了一组宇宙主题的交响管乐合奏曲目,为孩子们带来遐想。
他告诉记者,相信听完这场音乐会,原先认为管乐难听、声音刺耳的观众,都会爱上它。
管乐比弦乐更有普及优势
曾经在德国学习多年的赵瑞林在对比中西方的音乐教育时说:“走在德国的大街上,你经常会看到携带管乐器的孩子,相反,在中国,你更多看到的是背弦乐器的孩子。在中国,更多的孩子学习音乐,都会从小提琴开始,或者是钢琴,人人都想成为郎朗,很少有人会选择从管乐开始。”
在学校,管乐团的比例却要比弦乐团多得多。赵瑞林粗略地统计了一下,青岛的中小学管乐团,也包括其他业余管乐团,大大小小加起来大概有近200支,北京则在800支到1000支左右。为什么这么多?赵瑞林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答案:那是因为相对容易。管乐的学习,能够见到成效的周期要比弦乐短得多。他直言,如果有一位经验和能力兼备的老师,大约两至三年就可以让一支从零起步的小学管乐团学有所成。另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弦乐的学习启蒙年龄要比管乐的要求更加严苛,管乐的启蒙相对而言不怕晚。赵教授透露,自己最初接触管乐时,已经16岁了。
从事管乐的普及工作一直是赵瑞林热衷亲力的事业,他表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亚洲国家日韩相比,我们的交响乐普及都有一定差距。他还透露了一个细节,在德国,许多普通小区和学校都专门开辟地下空间,作为练习各种器乐的公共场地,那里的墙壁进行了加厚处理,不会干扰邻居。相比之下,我们的音乐艺术普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图文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